欢迎光临上海中航泊悦酒店

服务热线021-5109 5554

汇聚多国600余位学者,国际大会将于6月底召开!

  第22届中国哲学国际会议将于6月27日至7月1日在上海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学者将举办近百场学术研讨会。为迎接会议的召开,“世界哲学视野中的哲学:第2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推出的系列名家讲座”第一讲在线上举行,由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杨国荣先生主讲“中国哲学:历史形态与理论内涵”。

  在“什么是哲学”的背景下,杨国荣教授开始思考中国哲学。作为一种“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既具有普遍哲学的品格,又体现了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种“承前启后”的性伦理学说。研究中国哲学,需要历史与思维互动的方  法。这不足以把握中国哲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另外,中西交汇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这一不可回避的事实要求我们要有世界哲学的视野。以整体观治理中国哲学,将使中国哲学为世界文化做出贡献,为自身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讲座由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中方联系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主持。陈云教授从会议背景、会议概况、会议主题三个方面向300位听众介绍了第22届中国哲学国际会议。

  会议的主要合作伙伴包括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查尔斯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韩国首尔东国大学、中国北京大学、中国台湾政治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世界各地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哲学的研究。

  随着西方哲学的东渐和中西哲学的交汇,中国哲学开始具有了世界性。所谓世界主义,从广义上讲,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中国哲学积累的思维成果可以为世界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资源,它本身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显示出世界的意义;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哲学传统将越来越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参照背景和视野,并使其在物质和形式的层面上不断获得新的形式。